再度打响总部争夺战,杭州用意何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阿力米热

经历了一轮抢人、抢新能源车之后,再度打响总部争夺战,杭州用意何在?总部企业再次成为头部城市布局的重点。

近些天来,一则关于杭州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内容上看,该意见围绕拓宽总部企业认定范围、优化完善总部支持政策、衔接落实省级新政三个方面,对杭州市去年出台的“总部经济22条”进行升级。

时间追溯到一年前,由于总部企业具有人才、产业等多重集聚效应,2023年一开年,杭州便推出22条总部经济政策,目标是冲击“总部经济一线城市”。到了今年,杭州再次大手笔出钱、出地、出政策,并通过人才引进、用房支持等待遇保障,进一步扶持、培育和引进总部企业。

杭州城市现代建筑景观航拍图源:图虫创意

不止杭州,近年来“总部争夺战”愈发白热化。

从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到包括杭州、南京、佛山、合肥在内的新一线城市,相继抛出各自的引企橄榄枝,剑指全国乃至全球一流总部集聚地。在这些城市中,杭州的积极性尤为突出,时隔一年更是对政策进行加码。

总部经济究竟有多大的魔力,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重点?杭州为何会如此着急优化政策?与其他城市相比,它的竞争力何在?

总部经济为什么热?

与此前的1.0版本相比,杭州此次发布的总部经济政策2.0版有了不少升级和优化。

其中一个重点,在于拓宽总部企业认定范围。例如,在2.0版本中,将浙江省属、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以及电信运营、烟草、电力、机场、房地产等行业企业全部纳入总部认定范围。

同时将“总部企业上市主体在杭”的要求,放宽为“上市主体或境内实际运营主体在杭”。金融机构也被纳入总部企业认定范围,金融机构总部需为“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持牌机构”。

随着总部企业认定范围的拓展,杭州还将三星级以上总部企业名额从60家扩大到100家,今年将评定五星级20家、四星级30家、三星级50家。

而优化的远远不止这些,杭州还将全面承接浙江省级层面出台的吸引外资、打造民营经济总部高地等政策,并对总部企业给予补助、用地、用房、人才、交通等待遇保障。

杭州如此积极布局的总部经济,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总部经济是招商引资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提供政策优惠,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同时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周边区域,从而在不同区域的分工协作中实现企业、产业和城市共赢的一种经济形态。

最初,总部经济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这些地区因其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然而,随着高铁和航空网络的快速发展,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使得资源和人才可以更高效地流动。

城际列车穿城而行图源:图虫创意

与此一线城市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包括研发与制造总部、全球总部与区域总部、综合性总部与功能性总部的分离,为总部经济下沉提供了新的机遇。现如今,杭州、南京、武汉、重庆、青岛、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也积极参与进来。

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部经济受到多地重视,主要是因为引进一家总部企业,可以直接带来GDP和税收,改善当地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它还能通过促进产业聚集,吸引和培养人才,带动消费增长,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具体到杭州,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杭州凭借其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及对企业友好的政策和文化,成为众多企业理想的总部选址地。

“尽管人口和经济规模相比其他大城市较小,但杭州通过注重市场规则和企业管理体制,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供了包容而宽容的政府态度,从而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杭州展现出更加亲商和灵活的税收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其对企业的吸引力。”曾刚说道。

行人穿过十字路口。(图源:图虫创意)

根据此前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的榜单,杭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仅次于“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而在推出了总部经济政策的这一年里,杭州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杭州市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首批总部企业及其成员企业以仅占全市0.1%的涉税主体数量,贡献了全市34.7%的规上营业收入和24.3%的税收。全市共有7家总部企业入围世界500强,25家总部企业入围中国500强,均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凭借着总部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以及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创新的经济结构,2023年杭州GDP增长5.6%,超过全国平均线,成功迈入了“2万亿俱乐部”。

杭州对标一线城市

或许是尝到了甜头,时隔一年后,杭州对总部经济政策进行了升级。为何如此着急吸引总部企业?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杭州正在对标一线城市。

2022年,杭州政府首次明确提出要争取跻身国内一线城市。在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全文中明确,要跳出杭州谋划杭州、立足全局发展杭州,在全省更好发挥头雁作用,争取跻身国内一线城市、全球城市第一方阵。

杭州的城市天际线。(图源:图虫创意)

通常来说,经济总量、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大小是衡量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准。经济总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则体现了城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力。

不过曾刚认为,一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更在于其高端产业的集聚、创新能力、经济活力以及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尽管人口和经济规模相比其他大城市较小,但杭州通过注重市场规则和企业友好型管理体制,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从而能吸引到大量企业总部。凭借着企业的入驻,也能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曾刚说道。

由此看来,杭州之所以着急布局总部经济,其中一方面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从目前人口增速来看,杭州仍与既定目标有不小差距。《杭州市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常住人口预计从2020年1196.5万人增长到2025年1370万人。换而言之,“十四五”时期,杭州的年均增长需达到34.7万人。

但实际上,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共有常住人口1252.2万人,这与预期目标之间的缺口高达117.8万人,且人口增量较上年仅增加了14.6万人。

为进一步吸引人才,聚集人口,杭州将总部经济政策升级到2.0版。《都市快报》援引杭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首批总部企业吸纳就业人口92.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4万人。

“总部经济到来后,不仅推动了城市高端产业的发展和高端人才的聚集,还会带动一系列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如餐饮、安保、保洁等等。”曾刚说道。

这也意味着,无论学历高低,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这个链条上的一环,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城市活力。

杭州钱江新城(图源:图虫创意)

但总部企业并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因为简单的规划或资金扶持,就能吸引企业入驻。

曾刚认为,企业在选择落户城市时,除了政策优惠、土地资源和人才储备外,最为看重市场前景,即能否为其带来充足的商业机会和较大的盈利空间,而非单纯为了享受优惠政策或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就搬迁。

该如何让企业总部“引得进、留得住”?

他认为,关键在于政府应制定公正公平的政策,使企业在杭州及其他地区都能取得成功并拓展业务,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政府应当创造条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参与政策决策过程,增强政策的企业针对性。

“也需考虑如何兼顾城市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尤其是确保一般企业和普通市民也能分享总部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曾刚说。

对于杭州来说,这并非易事。近年来,盯上总部经济并拿出“真金白银”的,远不止杭州一城。

南京、佛山、合肥、兰州等地都在逐鹿总部经济,因此,城市间的差异化优势就显得重要。不过,作为“数字经济之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是杭州的竞争优势所在。

“杭州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等一批知名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人才和资本。杭州的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智能制造以及环保产业同样蓬勃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曾刚说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