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科技短文《活板》,它以生动的故事展示了北宋匠人毕昇的伟大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哲学,对于今天的育儿工作有着深远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经典,理解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原文如下:
活板者,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活板是一种使用胶泥雕刻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每个字对应一个字模,字模烧制后坚硬耐磨,先准备一块铁板,在其上涂上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作为保护层,要印刷时,将字模放入铁板,密密麻麻排列好,然后放在火上加热,等到药料融化,再用一块平板压在字面上,使字模平整如磨过的石头,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简单;但如果印数千甚至上万本,效率就非常高了,通常情况下,会交替使用两块铁板,一边印刷,另一边准备下一轮的字模,这样快速轮换,片刻就能完成大量书籍的印刷。
从教育的角度解读,《活板》中的活字印刷术其实可以看作是教育方法的创新,字模的制作过程类似于儿童学习字母或汉字,需要耐心和精确,培养了孩子们手眼协调能力和细心观察的习惯,印刷的速度和数量强调了效率和规模化的教育,这与现代教育提倡的分批教学、重复练习的理念不谋而合,有助于孩子掌握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板印刷的分工合作也暗示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对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力大有裨益,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组织家庭活动,如分组家务、共同完成项目,让孩子体验到这种协作的乐趣和价值。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活板印刷的解决步骤——先设法,再尝试,失败后调整,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这与现代教育倡导的挫折教育理念相吻合,帮助孩子们学会面对问题,勇于试错,形成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古代的《活板》不仅是一篇科学的记述,更是一篇富有教育智慧的寓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活板》中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我们的育儿实践中,让孩子们在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